close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  

 

這套書2015年出版時,掀起了討論,我近來才找來讀完。

這套書的心得文,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寫。不是它沒有值得切入討論的地方,它十分幽默、詼諧,卻又一本正經,讓我讀得發笑的寫作方式,真的需要親自去讀過一遍才會理解我的笑點。

光看《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這樣的書名就令人感到十分有興趣,由於最近幾年的時間,日本妖怪在臺灣造成一股風潮,讓人不禁想問,難道台灣沒有土生土長的妖怪嗎?為何大家討論的都只是日本妖怪?這套書就是整理了臺灣的妖怪資料,將其呈現出來。

書共分三冊:《臺灣妖怪圖鑑》(第一冊)、《妖怪觀察記錄指南》(第二冊)、《妖怪見聞錄》(第三冊)。每一冊都薄薄小小的,閱讀起來花費不了多長時間。

 

第一冊

以圖鑑形式介紹妖怪,煞有其事的分類、羅列出生物屬別、分布現況、食性、棲地,甚至連學名都有,配上的妖怪繪圖十分精緻,讓我看的當下驚呼:真的長這副模樣啊?!

對妖怪的解說也非常詳細,行文中看似以科學的角度來解說妖怪的身體構造(如竹篙鬼的部分),卻沒有真實世界的科學根據(畢竟沒有人真的把竹篙鬼抓去研究解剖啊)。整理出來的妖怪總共十六隻,也許讀者會想問:臺灣的妖怪難道只有這些?但是,我想,這套書只是想做一個拋磚引玉的那塊磚,想喚起人們對本土妖怪的重視,況且,關於妖怪的傳說,臺灣多是口傳,以文字記錄下來的資料少之又少,光是蒐羅這些資訊、採訪等就得費一番心思,也需要有更多人投入這塊領域研究、將口述傳說轉換成文字記錄下來。

 

第二冊

《妖怪觀察記錄指南》真的讓我從頭笑到尾。其主旨是給想出門尋找妖怪、當個妖怪觀察家的讀者一個基礎指南手冊,讓大家都能『開心賞妖,平安回家』,教導觀察家們出發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出發後又該如何尋找妖怪、如何觀察和寫紀錄。

行文非常幽默,字裡行間很是認真地教導你如何做一個妖怪觀察家,那般的正經造成一種反差萌。

〈附錄:這個時代的妖怪都去哪裡了?〉更是腦洞大開,大膽的推斷現代妖怪們如何融入人類社會。

 

第三冊

《見聞錄》主要是以採訪為主,採訪對象皆為接觸妖怪學、研究傳說、神祕生物的學者和作家,主要探討臺灣社會對妖怪流傳、研究的現況,以及關於妖怪、鬼、幽靈等的定義;後半部分則是選了幾本與妖怪有關的書,節錄其中的文章。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中,收錄的妖怪有幾位讓我十分驚訝:

1.虎姑婆

我從來沒有將虎姑婆當作妖怪一類,原因是大學時期,我上民間傳說故事的課程,教授曾經細細談了虎姑婆的故事流變、地域的流傳等等,故我從來只當是民間故事,卻沒有仔細想過,民間故事、民間傳說中這些粉墨登場的非人非鬼角色,也可以被歸屬於妖怪的一部分。我眼光狹隘了。

2.黃色小飛俠和竹篙鬼

這兩類妖怪在我個人的分類中,是屬於鬼、幽靈一類的。畢竟我讀到關於這兩者的傳聞,皆是在PTT的marvel版鄉民分享的。

黃色小飛俠,一直以來我都以為他們是登山的山友遇難後,靈魂在山裡徘徊不去;而竹篙鬼,我則以為是附在竹子上的鬼魂,為了抓交替而坐彎了竹子。但是他們究竟是妖怪還是幽靈,我想還必須仔細去考究才能下定論。

我對妖怪的關注,是從日本漫畫開始的,從《鬼太郎》到《夏目友人帳(妖怪聯絡簿)》、《百鬼夜行抄》,再到臺灣的妖怪。我想,關注妖怪這塊領域,其實也是在關注自己所出生的這個島嶼。

妖怪,除了從人演變而來的妖怪,多數妖怪原都是大自然的產物,物久成精,萬物皆有靈的觀念。

我們會重新開始關注臺灣妖怪,除了是源自於古老的信仰、對發生在眼前的未知現象所創造的說法之外,同時也是因為身處於現代社會的人類重新將目光放回大自然。無論何種原因,去研究臺灣的妖怪,將口傳文學轉換成文字記錄下來,甚至利用前人整理好的妖怪資料當成養分進行創作,都是重新接上先前已然斷掉的鏈結,發展新作品的好現象。

今年年初,有另一本關於妖怪的書籍《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作者:何敬堯)出版了,也讓我十分感興趣,此書作者也是在第三冊《妖怪見聞錄》中的受訪者之一,曾在訪問中透露自己翻閱了大量書籍、歷史文獻,正在整理臺灣的妖怪系譜、,準備出一本這方面的書籍,《妖怪臺灣》很可能就是當初受訪時談及的那本,我準備找來讀讀。

 

著作權所有©侵權必究

arrow
arrow

    雨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