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珍妮

「若是你的人生旅程突發變故,而你留下了滿屋子的東西,這些物品就造成了家人的困擾。本該是物品擁有者應該自己決定去留的問題,卻讓留下來的家人耗費清理的時間和金錢(垃圾清運費)幫你處理。」
作者經歷了母親因失智症搬進療養院,從而被迫幫忙清理囤積了滿屋子的物品,必須替母親決定這些物事的去留。這段痛苦的過程促使其探討囤積的議題。

此書不是教導讀者如何丟東西、如何進行斷捨離或極簡生活,而是談論更深層的問題:物品與個人之間的依存關係。
在我閱讀近藤麻理惠或山下英子的著作時,我會感覺到沒有掌控好自己所擁有的物品,進而任由物品將我們的生活淹沒,這一切種種的歸因都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掌握好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是我們放不下執著才會「只進不出」,才會造就囤積。
但是珍妮佛‧霍華德卻從歷史、商業(乃至數位)行銷等等面向告訴讀者,這一切的歸因都不只是在我們身上,而是社會模式與整個產業鏈造就了我們的堆雜。
幾近所有的影視作品在畫面中不斷的暗示我們,何謂美感、何謂多即是好;你所瀏覽的任何網頁無時無刻都藉由大數據彈跳出會吸引你的產品廣告;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的時代中,一天就有多少部開箱影片上傳至影音平台;又有多少物品被包裝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被貼在Instagram上……
面對這些無孔不入的物欲消費暗示,我們自身是受害者,但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我們往往也成為推波助瀾的一員。
於是,我們很容易造成囤積而無法解決。
產業不斷製造出新的東西,每年的產量都在上升,而每樣物品的品質卻開始下降,使用期限縮減進而導致我們需要購買更多東西、造成地球更多的負荷;外加隨著開始盛行的「極簡主義」、「怦然心動整理法」、「斷捨離」,人們開始往外傾倒自己的堆雜。
「在哪裡都可以,只要不再我家裡」,那麼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好奇:這些我清出家門的東西,最後都去了哪裡?
除了那些我們捐贈出去的、賣掉的、送人的物品之外,被我們當成資源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是進了焚化爐還是被送到掩埋場?然後,我想到了不久前看見的新聞──

比台灣面積還大44倍的,
太平洋垃圾島。

人類拋棄的塑膠垃圾,被洋流聚集在那個地方,形成了太平洋垃圾島共和國。

在此不可避免地會談到環保問題,單純是我的個人觀點。梳理了現今社會的消費模式,我認為將環保的重責大任不應該只寄託在一般民眾身上,新聞美體不乏餘力的向老百姓宣導省電、資源回收利用,但沒人告訴我們,原來在我們努力省電的同時,全球在虛擬貨幣的礦機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
「北極熊在哭啊」,這句話只對一般民眾說,沒看有人跟「大頭們」說過。
扯遠了。
回過頭來,審視我所擁有的物品,光一個固定住劉海的髮夾,我可以一天換一個,兩個月不重複,更不論其他的物事了,難以計算。
每個整理大師都告訴想甩掉囤積的民眾:要慎重的審視每個可能會進入你家的物品。我非常認同,因為我買的時候很容易,要清掉時卻非常困難。
對每一個想買的東西嚴格篩選、先思考家裡有沒有可以替代這類型的物品,對贈品不能來者不拒(天知道我從不同蝦皮賣家手上拿到多少困擾我的贈品!),這很困難,卻是需要去認真學習和面對的課題。

著作權所有©雨紻的文字地圖

arrow
arrow

    雨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