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4268.JPG

隔壁的空地蓋起了全新的社區大樓,工地持續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在去年年底竣工。

我印象非常深刻,當工地的圍牆拆除後,露出擁有外表富麗堂皇、內裡卻尚未完工的新大廈。某天,工人們和往常一樣,在炙熱的正午陽光下席地而坐,手捧著便當、身旁放著一瓶水或飲料,母親正在和保全閒聊,住在我家正對面透天厝的某國中音樂老師倏地衝出家門,對著工人們破口大罵,罵人的內容大約是:「你們可以不要坐在這裡吃飯嗎?很像乞丐!很難看!會降低我們居住區域的水平!」

母親氣得回家直對我抱怨,口裡說著:「讀冊人的嘴臉真難看。」

這是我第一次為工人們感到忿忿不平,憑什麼都是努力工作、不偷不搶的人,為何活該要被歧視?!

不多時,便在網路書店見到這本《做工的人》,當時心裡想著,也許這本書只是隻字片語,也許僅是零星的紀錄,但能從「行業內的人」所書寫的文章中窺得一二,也算是一個突破口。

這是第一次在台灣文壇上看到真正的『工地文學』,若以文學方面來說,確實是文壇上一個很重要的作品,但它不是可以單純以文學性來討論的,它是現實生活、沉甸甸的人生。

作者林立青是工地的監工,是工地中唯一領固定月薪的大學畢業生,他管著其他工人,看著工地。這個腳色富含了雙面性,一方面他要接觸「社會上層的人」:政府機關、公司主管和高層、警察、衛生局等稽查員;另一方面,他又是和工人們朝夕相處的那個人。既要整合各項技術人員,又要各方協調,代替雇主盯進度。他站在一條線上,兩邊的身分都屬於他,卻也都不屬於他。

但林立青並沒有在自己的身分上著墨過多,讓工人們成為書寫的主角,自己則像個配角般在每篇文章中打著醬油。

本書主要分三大部分:「工地人間」、「愛拚」、「活著」。而我覺得,「活著」是每篇文章中的核心。

「工地人間」裡,許多篇章都在批判公權力。

〈罰單〉一文中寫道:「我的意識形態中,『罰單』這種東西不存在什麼公務員『依法辦理』值得稱讚的價值觀。在社會底層,許多罰單在我看來只是欺壓弱勢的工具。」(頁112)

稽查員可以因紅磚沖水而開出一張近10萬元的「事業汙水」罰單要工人夫妻接下,卻不敢將國際大廠送上法庭。(幾年前的某大工廠隨意排放化學汙水被抓,高層放話一句:不排除出走,政府就龜縮了。)難道這不算是欺壓弱勢的一種?

基層的警察,基層的人們,歧視、欺壓著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最後,只能無奈地說一句:「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天要下雨,官要開單。生而為奴,逆來順受而已。」(頁114)

「活著」是本書大多文章中最核心的主題,是活生生的、小人物的悲哀。

〈走水路〉和〈阿忠之死〉,是「愛拚」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尤其是〈走水路〉。焊接師傅吸毒,是為了和緩工作所帶來的職業病痛,是拚工作,也是為了賺錢。有了錢才能支撐家庭甚至家族,若不做了,沒有錢了,要拿什麼去吃飯?〈走水路〉一文,給我投了一顆震撼彈,讀到後來甚至流下了眼淚,那是底層人最深沉的悲哀、苦痛,是生命無以復加的沉重。

本書也用許多篇幅來書寫女性:工地大嫂、外配、小吃部的伴唱女郎、茶室的陸籍大姊以及檳榔西施。

作者無論是對工人或是對這些女性,都帶著憐憫與憐惜的心。

〈茶室姊妹〉:「這種場合,低俗下賤的是男人而非女子。」(頁228)

〈阿霞姊的鹼粽〉寫道:「而我們對於這些女人就是歧視和漠視,少有的關注卻往往以獵奇方式窺探,既先入為主又嘲弄。這個社會上享有幸福及權利者,只要先定她們的罪,就不需檢討自我在結構中的行為。」(頁242)

林立青在面對自己所書寫的人物,展現了同情同理以及憐憫的情懷,但字裡行間也流露出無可奈何。

「不能夠再去虧檳榔」、「沒有帶女人出場」、「不可能再直接面對這些拾荒者的眼神」、「不想去回憶」,這些詞都出現在文末。是林立青對現狀,對這些底層人的人生無法去改變、也無法去幫助的無奈,思及這些議題,無比沉重,因為無法改變,所以只能不再去想。

但林立青還是將其書寫成書,盡了自身最大的努力。

我有幸讀了這本書,覺得任何職業都是很值得書寫、展現給外行人看的,讓人從中去了解,也許了解的不全面,但至少能為自己的行業盡一分心力,令外界對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少一點歧視、少一些以偏概全、多一些理解和同理。

 

 

 

 

 

arrow
arrow

    雨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