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4604 (已編輯).JPG

 

這本書在〈序言〉一篇中試圖定義「妖異」一詞:「妖異涉及某種難以解釋的怪現象,有些足以引發禁忌,因此成為生活的一個面向,與我們息息相關。」(頁11)

首先,想要談論妖怪,就必須要先為妖怪下一個定義、劃出個範圍。《唯妖論》將『鬼魂』也視為「妖異/神異」的一種,因此在此書中收錄了〈林投姐〉、〈椅仔姑〉、〈水鬼〉等明顯以鬼魂為故事主角的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將文章在目錄上分為四大類型:「空」、「壞」、「住」、「成」,但是作者群並沒有解釋為什麼以這四個字來做為區分,是妖怪的類型不一樣?還是區域性質不一樣?我讀完全書後還是不了解此種分類方法的意義。

《唯妖論》和去年讀過的《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都是我很樂見的書籍種類。這種類型的書籍整理了台灣民俗故事和傳說,讓這些妖異不會被淹沒在現代化的時間洪流中,而是留下了輕易可查的文字紀錄,可供許多創作者去書寫、繪畫以及想像,讓屬於這塊島嶼特有的妖異,能夠在現在都市中繼續存活下去。

《唯妖論》的書寫方式和排版和《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有很大的不同。這本書中的每一篇章都配有一幅精美的黑白畫作,並且收錄了原住民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開頭,一定有一段現代的故事。

我不太喜歡這些寫在正文前面的「故事」,他們的篇幅有時太過冗長,甚至遠遠超過正文的篇幅;且許多「故事」讀起來,並沒有營造出「都市傳說」或是「聊齋」等氛圍,反而創作意味非常濃厚,失去了『marvel』的感覺,所以我在看這些「故事」時會感到有些煩躁,有時甚至很想跳過。

可以猜測的到作者們想在正文前面寫上一段現代故事的用意。大約就是想強調,這些妖異如今依然存在於現代化的都市中,存在於生活的細節裡、習俗和禁忌之中,也存在於我們的想像當中。他們不是已經逝去了的過往,而是仍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只是我們從不在意也不去談論,久而久之便以為台灣沒有屬於自己的妖異,只有日本才有。

這本書在書寫上有著很強烈的目的性,在最後一篇〈廢墟綻放的花〉中的一段話,可以透露出作者們的期許:

「......無數的妖魔神異蛻下過去的名義、形象,徘徊漫遊在城市的深夜,等著以嶄新的面目返回世間。他們都準備好了。這個龐大的現代機械,終將成為神魔的製造機。夜晚降臨。」(頁316)

以結語的姿態,預示/告知/期許/提醒,妖異在現代都市仍舊流傳下去。妖異不死。

而〈廢墟綻放的花〉一文所搭配的繪圖,是融合了前面許多文章中的妖怪所畫出來的,各樣各式的妖異和諧的融合在同一張繪圖內,除了為本書做一個完美的結尾,也象徵了他們共同生存在這個島上。

著作權所有©雨紻的文字地圖

 

arrow
arrow

    雨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